【解联】
“大成殿”“太傅祠”“夏家山”“虞公港”点明湘阴二中所在附近的名胜古迹。“太傅祠”指左氏太傅祠,代表左宗棠经世致用的湖湘文化;“夏家山”指五朝元老夏元吉曾居之地,代表为国理财的清廉文化;“虞公港”指舜帝南巡落脚之地,代表执政为民的领导文化。“德侔天地”通常用来形容古人对至圣先师孔子的推崇,认为其德行与天地齐同,与日月同辉。“道冠古今”指人的主张古今来说都是最好的。“德侔天地”“道冠古今”在今文庙大成殿的第一进院落的东西两侧。
上下两联,互文手法。全联合起来讲两个意思:湘阴这一片热土,自古以来不乏励精图治、教化天下、为国理财、经世致用的先贤;湘阴二中的学子们,正在赓续历史文脉,谱写当代华章,打好基础,迎难而上,必定能高考顺利、金榜题名。(撰联:易孟祥)
衡阳·耒阳市一中
秉圣哲高风,品臻公勇,意气凌云,不惧龙门争跃鲤
钟山水灵秀,学尽精微,文光射斗,何辞雁塔竞题名

【解联】
“圣哲”指杜甫,“世上疮痍,诗中圣哲”(郭沫若语),现耒阳一中校园为杜甫墓与原杜陵书院所在地;“公、勇”为一中校训。“学尽精微”语出《中庸》“故君子……致广大而尽精微”;“雁塔题名”典出五代·王定保《唐摭言》卷三。
上联写“品”,表现一中学子不惧困难、努力拼搏、力争上游的勇毅与担当。下联从“学”着笔,坚信一中学子才华横溢,文采出众,必能在龙年高考中尽展风采,雁塔题名。(撰联:资义平)
株洲·株洲市第一中学
鹰隼试翼,确乎不可拔哉,云山迤逦蓬莱近
鸾凤凌云,涣兮犹能聚也,兰叶葳蕤月桂香

【解联】
“鹰隼试翼”出自梁启超《少年中国说》,指青年朝气蓬勃;“确乎不可拔哉”源自《易经》,谓坚定不移;“云山迤逦蓬莱近”,指前路虽有挑战,但终会成功;“乎、哉、兮、也”等虚词入联,渲染情境,虚实相生。
“鸾凤凌云”,喻贤才一展身手;“涣兮犹能聚也”,出自《道德经》“涣兮若冰之将释”,谓今之学子,思想通达;“兰叶葳蕤月桂香”,化用张九龄诗句“兰叶春葳蕤,桂华秋皎洁”,此处改“桂华”为“月桂”以传蟾宫折桂之佳音。(撰联:王梦熙)
湘潭·湘钢一中
江流奔涌,气吞云梦,故里俊彦迎国选
湘人沉毅,才耀楚天,钢城六月贵鹏飞

【解联】
上联境界开阔,气魄宏大。“气吞云梦”很多诗人用过,用以表现积极向上、坚定乐观的精神和意气风发、气贯长虹的气派,富有强烈的力量感。借地理特色,表达莲乡学子勇于接受祖国的挑选。
下联明朗浅切,自信豪迈。化用了”惟楚有才““鸿鹄鹏飞”,祝愿钢城学子2024年高考酬壮志偿夙愿,一鸣惊人鹏程万里。借湖南人沉着勇毅的品格和出众的才华,表现钢城学子乐于接受祖国的挑选。
两联分别立足于湘江之畔,放眼湖湘之外,紧扣“钢城”特色,彰显湘钢一中特点。着重于寓意的表达,在平仄上有所突破。
邵阳·武冈市第二中学
洞庭搏浪,资水扬帆,捷报频传龙虎榜
法相争奇,云山竞秀,英才齐入凤凰池

【解联】
这副高考对联合时合境、入情入理,极具特色和魅力。“洞庭、资水、法相、云山”,武冈地域特色鲜明;“搏浪、扬帆、争奇、竞秀”充满着诗意美与力量美,形象地表现出高考学子们扬帆起航、驰骋考场、尽情绽放才情的勇敢与从容;“龙虎榜”“凤凰池”意蕴丰富,兼具象征,凸显出一种祥瑞与高远;“捷报频传”“英才齐入”表达了对莘莘学子都能在高考中脱颖而出、美梦成真,成为人中龙凤的美好期许,饱含着对学子的高度肯定与殷切希望。(撰联:李迪盛)